新一代登革熱救星?又一個調控發炎反應的神奇開關---CLEC5A (下)
前篇文章中提到,登革熱的嚴重出血熱症狀會對身體造成如此巨大傷害的原因並不在於病毒本身對身體的侵害,而是由於登革熱病毒引發身體免疫系統對其產生的不適當發炎反應引起。這些不適當的強烈發炎反應是由大量的細胞激素分泌,也就是所謂的細胞激素風暴的產生引起,以下再次摘錄上一篇文章的一些內容作為導讀: 由於大量的 TNF- α 造成血管內皮細胞通透性上升,使得許多血漿滲進組織中執行免疫反應,造成血液容積下降,因而引發低血壓,嚴重時甚至會休克;而一些發炎性細胞激素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例如: IL-1 、 IL-6 、 IL-12 等則是會活化巨噬細胞 (Macrophage) 、自然殺手細胞 (NK cell) ,而 IL-16 會活化 CD4+T 細胞,開啟後天免疫,除此之外,這些發炎性細胞激素也會提高身體溫度對抗病原菌,然而相對地也對身體的組織負擔很大。 於是要了解登革熱病毒以及身體免疫作用的機制,必須從登革熱病毒感染的致病機制來一層一層剖析,從中找出扮演調控發炎反應的要角。 經過前人的研究發現,樹突細胞 (Dendritic cells) 和巨噬細胞 (Macrophages) 兩者為登革熱病毒感染的初期目標,然而遭到感染的兩者命運卻大不相同。樹突細胞會在被登革熱病毒感染後進行細胞凋亡 (Apoptosis) ,而被感染的巨噬細胞則否,他們會繼續存活約 45 天左右,並且在被感染後的 6 小時分泌大量的細胞激素 (Cytokine) 以及趨化因子 (Chemokines) 。從上述的發現可以推論出巨噬細胞才是登革熱病毒感染後主要調控發炎性細胞激素的角色,至於登革熱病毒開啟發炎反應的機制,是藉由病毒外套膜上的分子和巨噬細胞膜表面上的 PRR(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結合, PRR 是免疫細胞上表面帶有的非專一性的受體,可以辨認病原體上帶有的一些分子成分 (PAMP,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或是細胞受損的一些分子訊號 (DAMP, 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借由這些受體下游的蛋白質訊號傳遞,可以開啟許多不同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