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學專題:細胞激素小講堂
免疫系統就如同一支駐守在城池內的軍隊一般,有不同的分工,還有不同的職責,有些是負責攻擊“入侵者”(病原菌,Pathogen),有些是負責內勤補給,有些是負責傳遞軍令,這麼龐大的分工,必須被精密的調控,才不會產生差錯,導致攻擊錯目標打到自己人(自體免疫,Autoimmune),或是讓侵略者從眼皮下溜過(免疫耐受性,Immune tolerance)。
負責每個細胞都能各司其職的要角,就是其中的傳令兵,而將這個比喻放在我們的免疫系統上時,這個傳令兵便是我今天所要介紹的細胞激素(Cytokines)。細胞激素,是細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質,大部分皆是水溶性,可以調控細胞與細胞間的作用,可以視為訊號傳遞分子,當細胞接受到細胞激素的訊號時,可能會進行活化(Activation)、分化(Differentiation)、複製(Proliferation)、凋亡(Apoptosis)、趨化(Recruitment)、發炎反應(Inflammatory response)等等,最主要作用在免疫反應,包括先天性免疫(Innate immunity)或是適應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其實甚至胚胎發育的調控,一些特定的細胞激素也都參與在其中。
簡介完細胞激素(Cytokines)後,我們要進一步看看他們的特點。首先,如同上段所述,細胞激素會因應微生物(Microbes)或是病原菌(Antigens)的入侵而隨之產生,但是細胞激素有分成許多種,有些的產生會促使或是抑制其他細胞激素的分泌,俱有調控功能,而不同細胞激素也各自有不同作用的對象。其中這邊要特別提到兩個名詞:多效性(Pleiotropic)和重複性(Redundant)。多效性(Pleiotropic)在此指的是一個細胞激素,它可以作用在不止一個對象上,而作用在不同的對象會引起不同的反應;重複性(Redundant)則是指不同的細胞激素,可能會有相似或是相同的功能。
細胞激素彼次的調控提供了一套精密的訊號系統,讓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召集大量白血球或是開啓發炎反應,不過這套系統若是失控,相對的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例如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預知詳情可以參考以下這篇:。細胞激素作用的方式,也可以分為地域性或是系統性的作用,可以是自分泌(Autocrine)、旁分泌(Paracrine)或是內分泌(Endocrine)。
大致談完了何為細胞激素,我們接下來就要深入看看各種細胞激素的種類,還有他們的特性:
細胞激素種類
|
| |
Interferons
|
干擾素
| |
Interleukins
|
介白素
| |
Chemokines
|
趨化因子
| |
CSF (Colony-stimulating-factors)
|
聚落刺激因子
| |
TNF (Tumor necrosis factors)
|
腫瘤壞死因子
|
- 干擾素(Interferons): 分為三種:Type I IFN、Type II IFN、Type III IFN,主要功能為刺激先天性免疫(Innate immunity),抑制病毒複製。
- 介白素(Interleukins): 刺激T、B白血球分化複製,許多和發炎有關,為發炎因子,多為CD4 T細胞分泌,單核球(Monocytes)、巨噬細胞(Macrophage)、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s)等也會分泌。
- 趨化因子(Chemokines): 常常以建立濃度梯度的方式,影響白血球的趨化(Chemotaxis)和召集(Recruitment),許多和發炎有關,為發炎因子。
- 聚落刺激因子(CSF): 刺激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的分化(Differentiation)複製(Proliferation),增加白血球的產生。
- 腫瘤壞死因子(TNF): 刺激胞殺型T細胞(Cytotoxic CD8 T cells),影響其活化與增生,許多和發炎有關,為發炎因子。
Reference:
1. Tisoncik, Jennifer R., et al. "Into the eye of the cytokine storm."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 76.1 (2012): 16-32.
2. Murphy, Kenneth, and Casey Weaver. Janeway's immunobiology. Garland Science, 2016.
3. Abbas, Abul K., Andrew HH Lichtman, and Shiv Pillai.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E-book.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4.
留言
張貼留言
僅為隨筆雜談和科普文章寫作練習,有共鳴的朋友歡迎留言討論,若是內容有誤或是有不同看法也歡迎留言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