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癌症研究的Reproducibility並不樂觀?---以演化論的觀點思考癌症生物學


     癌症相關的研究一直是近代熱門的研究領域,然而許多研究的可重復性(Reproducibility)卻並沒有想像中的完美。為何可重復性(Reproducibility)如此重要呢,它就像許多科學實驗一樣,若是以同樣的條件下操作數次,得到的結果卻是不盡相同,則邏輯上很難證明該研究設定因果有強烈的相關,也就是其充其量只能是現象觀察而已。因此,一個針對癌症相關研究進行的實驗可重復性研究計劃(Reproducibility Project: Cancer Biology),選取了五個研究(多為知名期刊上的論文),根據該研究的實驗操作條件重複實驗,並且觀察這些癌症相關研究的重複性,得到的結果不加以贅述,以下圖呈現。



(圖片源自Wen, Haijun, et al. "On the low reproducibility of cancer studie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8).)
    在這篇National Science Review的評論中,五個實驗有四個被評為不可重複,而剩下的一個則是無法解讀,為甚麼這些研究的可重復性這麼低呢?癌症研究結果的複雜性,堪比于心理學研究,我認為可以用演化的觀點去解釋。

以演化觀點解釋上述結果

    正如同Theodosius Grygorovych Dobzhansky所說的,“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我們首先要探討是否是癌細胞在演化上的特殊角色造成了這個結果。
    癌症在人體內重現了動物適應環境的演化過程。天擇作用在個體層次,讓擁有某些突變基因的個體更具繁殖優勢。當這些突變持續傳給下一代時,就越常出現在後代的族群當中,因此突變的基因就被選擇留了下來。但就癌症而言,細胞扮演著個體的角色。DNA的癌化突變,讓某些細胞比平常細胞複製得更有效率。甚至在一個腫瘤之中,適應力強的細胞也許會淘汰掉適應力較差的細胞,這就好比是達爾文式的演化。
    癌細胞在人體中每分裂複製一次,便會增加一次突變的可能,而這些突變的可能便是演化的動力來源。但是如同在On the low reproducibility of cancer studies中提到的,科學家試圖找尋是否有某些基因在細胞癌化的過程中,發生變異的機率特別顯著,然而在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project中,發現在12種癌症的眾多基因變異之中,只有兩個基因片段發生突變的比例超過10%,得知癌細胞之間的變異十分的分散,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癌化方向可循。因此,可以知道癌細胞發展的過程中,是一連串的隨機突變事件發生,而其生長的環境提供了其演化的大方向,但是卻不能保證隨機事件的產生,所以在上述重複性的實驗儘管實驗的環境和操作保持儘量相同,但是也只能確保了癌細胞族群在演化上的一個大方向,卻無法保證隨機突變的產生是否能重現在相同的時機點,解釋了為何癌症研究的Reproducibility並不高。

(生命的演化樹,圖片來源:https://www.evogeneao.com/learn/tree-of-life)

Reproducibility Project: Cancer Biology實驗結果討論

    在三個最常見治療癌症的單株抗體藥物,bevacizumabtrastuzumab、和rituximab,前兩者作用目標為VEGFHER-2,而rituximab則是以pre-B cell上的CD20為標靶。然而研究發現bevacizumabrastuzumab的效果不及rituximab來的好,後者可以明顯的增加B cell lymphoma病患的存活率,很有可能是因為其作用的標靶並非直接接受演化壓力的對象,因此不容易產生抗藥性。
    另外,在Reproducibility Project: Cancer Biology報告中發現,在eLife編輯者認為具有重複性的實驗,實驗操作都是在數分鐘或是數小時內收集數據,而其他不能重複的實驗則多是癌細胞經過數月的培養後才收集數據(例如:BET bromodomain inhibition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target c-Myc這份研究)。這個現象可能是因為癌細胞經過長時間累積的基因突變和天擇作用,使得一連串事件難重新上演,也加強了先前用演化論去解釋的觀點。

 結語

    癌細胞的發展就好像演化的縮影,正如同地球現在的生態系,從數十億年前開始慢慢演化,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熟系的環境。假設時間重來,讓地球重新演化一次,並不能保證經過了數十億年後會演化成現在的生態,而甚至事實上,一樣的機率小之又小。正因為演化的過程是一連串隨機事件的組合,有太多系統性的因子參與其中,而無數次的機率事件都會影響到基因的保留(例如:基因漂變),天擇,僅能確保一定的大方向。透過這次針對癌症研究重複性的調查,我們可以試著以演化的角度,來思考癌細胞的起源以及發展模式,或許能夠幫助在治療的策略上有更新的突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性?神性?科學?─從<潘渡娜>看生物科技與生命倫理

紫杉醇(Paclitaxel)———從大自然中發現的神奇抗癌藥物

高通量技術小學堂